目前分類:產品設計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都市空間指的是由四周建築物所圍起來有或無開口的一個範圍,附近居民或經過的行人停留或活動在其中,

具有一定的觀賞休閒、遊憩功能。都市空間的規模大小形狀數量、有無綠地,

不同尺度的基地觀察 ,例如從一塊屋樓建筑基地,或從一個都市重畫區的尺度,

我們可以看見兩岸在不同都市空間做出綠地空間規劃時具有顯著的差異

都市空間在建成之後, 由許多空間單位所組合而成,單體對空間的影響, 我們難以使用窮舉法來規範設計,

因此強調信息技術及數字資料之蒐集應用,包括後續評估與建模, 皆是近年來許多研究強調的重點 

這些以信息技術資料為核心的評估,同時也成為都市綠地空間設計優化過程中的限制條件

明確優化數個參數的限制條件之下, 經常會忽略複合以提升可利用效率的可行性

這學期在南京大學交換, 體會到地大物博, 無論是都市或校園, 走在街道上讓人感覺相當的有趣 

南大的人行空間, 高寬比小, 也就是街道寬敞, 兩旁的建筑物不高, 三層樓

車道共規劃兩線, 反而人行道四線, 行道樹也是四線排列左右對襯, 且行道樹都有做複層栽種,

這樣的設計方式在台灣較為少見每天從宿舍走到地鐵站, 發現其一問題, 校園中幾乎每位學生均有自行車代步,

加上近三年共享單車電瓶車入駐快速, 因此行人行走的兩旁樹蔭下空間, 全部都成為滿是自行車的停放區域

人必須狹窄的行走在太陽光直射的紅磚道上, 這是人為及社會發展迅速, 造成行人熱不舒適的主要因素之一

 

為什麼說都市綠地在空間規畫上與信息技術應用上應有區別呢?

 

可以由實際使用情況來反推。空間規劃按數字資料進行通常是極度理性的,

提升都市生活環境品質也是中國十三五計畫中明確的提升到戰略層級方面,

但是使用漸進式規劃(劉立偉等 , 2011)或者新進提到城市用地功能複合式空間(Function Combination Mode)(張悅文等 , 2017)

何者才能更有效的滿足提升都市環境品質之設計?

以南大現況為例, 或許漸進式規劃足以完成, 學習巴賽隆納的方式, 將建成空間劃分為許多小區塊,

每個小區塊做出檢討並漸進式的改造。若重新思考該人行空間的使用需求, 想必會有人想, 簡單, 將自行車停放區挪動到其他地方,

將行道樹的遮蔭區域淨空, 馬上可以改善行人行走之舒適性。但從數字信息層面來討論, 這樣確並非為最有效率的使用方法

我們或許將因此落入成本考量, 城市規劃理論, 數字信息優化的相互衝突裡

 

公說公有理, 婆說婆有理。是否最後我們仍然選擇養了一隻鴨子。

 

所謂複合, 已經不限制在二維平面的改造(張悅文等 , 2017)

但是在行人空間這件事, 無論你是否意識到, 人的心理需求上面, 我們仍要求安全、便利、舒適、經濟、公平、富有變化性

以盒馬生鮮來說, 數字資料大數據導致我們看到的無人貨架上, 出現集體購買頻次較高或正在增高的貨物,

但是這將導致意識選擇性的長尾效應失靈​​​​​​​, 人類是否失去了挑選的樂趣, 失去了多樣性的觀點。

被動的接受數字箝制我們的, 天賦思考設計的藝術美感, ​​​​​​​及文化意義

我們以為數字迅速的告訴了我們想要的,迅速的滿足了我們所需, ​​​​​​​但是人卻活得越來越無聊

體現生活質量與美好, 或許應該是漫步在杭州古運河的許多個悠閒午後, 而不一定是滿是河鮮大吃大喝的每個週末

偶一為之即可。

 

都市綠地與空間規劃是想要體現生活, 信息應用死活是個技術活。應該多點區隔才好。

 

Sabr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今年(2016)在亞歷桑納州立大學開立了仿生碩士學程,而今年的全球仿生設計競賽的主題是Food System (食物供應體系),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的熱門已經從基礎能源、水資源等單項資源概念的探討,朝向系統概念的整合。「糧食(Food)」與「貧窮(Poor)」,漸漸佔據更多新聞與書籍的版面。

 

   月桃是薑科的植物,通常叢生,葉片大而呈現披針型,葉脈的幾何形狀與植株的莖相類似,也就是該系統呈現了自我相似性(self similarity),生長的高度能超過150cm,在複層中比草高比喬木矮,能擋風、截流雨水,且能發散出特殊的氣味,對於棲息於其中的小生物與蜂蝶幼蟲,是豐富的食物來源,也是相當好的躲避天敵或避雨的場所。

 

   傳統上,我們端午包粽使用的粽葉,也有使用月桃葉曬乾而成,因為其大小適中,主葉脈粗,細脈則是朝向45度斜角平行延伸,整體分布方向均質但排列法在包粽加工過程卻又不易造成撕裂或斷裂,許多原住民族,知道抽取其葉的纖維,來製作手工編織物。葉面跟一般A4紙張比較,比紙張要來得厚,因此水分含量高,葉表面有纖毛,並非光滑的表面,因此能滯留水分,而若處在高度潮濕的空氣當中,清晨露水能夠凝結在葉面,保持該區土壤的潮濕性。葉片雖厚但又具柔軟度,因此伸展開的角度能接受到足夠的陽光,葉片是錯生而不是對生的,有葉鞘。月桃叢的下方枝葉通常會部分呈現枯黃,上方的葉越濃密越呈現直生形,越下方的葉越會呈倒下垂狀。月桃的莖也有地下莖,能走莖繁殖生長,向四周蔓生。

 

   月桃的花為下垂的圓錐花序,常見10-30cm長的花穗,最長可達50cm,遠看就像一串葡萄,花通常是白色。整個花穗密度高,開花的方向由下往上,花期持久。花穗整體也是呈現不同的層次,由穗的主幹、細枝(花柄)、花所組成,每朵花呈圓形或較為細長形。

 

   仿生的設計,可以從形狀、功能、生長策略等方向來進行思考,以花穗為例,因為許多朵花聚集在植物頂端,因為重力而呈現下垂,而花朵圓形鼓起,並不像其他植物花瓣是外開的,所以看起來就像許多的氣囊聚集在一起,密度相當高,以昆蟲或蝴蝶幼蟲的角度來看,就像製造了許多腔室,可以進食休憩。以自然界的水循環,月桃葉的截留雨水比例應該不小,但無儲集的空間,所以老師上課有提到有人使用此類葉片的生長形狀(環狀排列)加上貯集桶來進行空地雨水的收集。

 

     若暫不考慮花苞,如下圖的立體面上,短枝在主枝上是錯開的分布,有些產品設計概念相當類似,例如--圓柱狀衣帽架、或是書桌上名片盒、燈具、或者用來收集夾子磁鐵等零散小文具,能兼具一目了然方便拿取,又能收集成高密度整齊的排列方式。另外,若是將柄狀實心改成空心,裡面就變成液體或氣體的連通管路,能夠設計成花灑,噴出微細氣泡(放在水中增加溶氧)、噴出細小的水珠作為澆灌器、噴出霧化的水氣做空氣降溫、噴出精油變成加濕器或芳香噴霧器、防蚊蟲噴霧器等,又能兼具美觀與堆疊的設計感,加上旋轉的功能則能提高離心力,讓噴霧能噴灑的距離更遠,覆蓋面積更廣。

 

DSC_0727.jpg

 

DSC_0064.jpg

Sabr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設計概念:左與右

      中國的傳統文化裡,左尊右卑,體現在許多古老的建築、壁畫、雕刻、文字藝術、匾額等,甚至在宗教與民俗傳說故事中也能找到許多這樣的規則,例如風水學上左邊為青龍,右邊為白虎,龍尊而虎卑,做生意的車水馬龍店面,門最好開在龍邊(由裡面往外看的右邊),龍邊為吉,虎邊沖煞為凶。

      中國文字與西方拼音文字不同,象形文字看起來像是手繪圖畫演變而來,英文因為拼法限制只能從左向右讀,但是中文可以由左讀到右,由右讀到左,上讀到下,至少三個方向。

      在設計上,考量的除了東方文化中的閱讀習慣,通常也需要考慮大多數人的慣用手、慣用腳、慣用眼,慣用右手者與慣用左手者,比例約為6:1,且女性比男性多慣用右側。還有必須納入使用情境來做評估,例如馬路上的視覺廣告,有時候會考量人流的行走方向,而改變書寫方向,讓先遇到的字先進入知覺中,身歷其境跟從照片上閱讀會有不同的感覺,例如從空中拍張照片看看地上車道上的”禁行機車”書寫方向,是由上寫到下,但是若是開車或騎車走在馬路上,從駕駛者的視線看過去,有的人會逐字從下唸到上,可能變成”車機行禁”的讀法也說不定。

2. 設計概念: SolarCity   商品化: 有

    這是Tesla創辦人所投資的一家新公司,其營運模式是透過縮小安裝太陽能板的進入障礙,以提高一般用戶在屋頂上安裝太陽能板發電的意願。本質上政府的美意,原本即是提供一筆為數不小的安裝費補貼政策,希望能推動再生能源的利用與發展,但SolarCity協助解決了居高不下的交易成本,用戶在搜尋政府補貼資訊、找太陽能板供應商、申請流程、安裝流程等,必須投入評估時間,而且也不一定有相關的專業知識,導致有點想裝的人也會因為這些交易成本而卻步。

      

        SolarCity的想法很簡單--用戶安裝太陽能板,免費。

  

       也就是這些成本由SolarCity來負擔,而未來再生能源發電的好處(包括多發的電力,以及政府補助款)由用戶與SolarCity共同分享。SolarCity提供的電費,比一般電力公司還便宜,這或許在美國可以做嘗試,台灣的基礎設施政策政府已經多年來走低價政策,不利於推動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

 

       那SolarCity用甚麼方式來降低交易成本? 或許是軟體評估,也或許是提高電力儲存效率(http://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14/01/28/solarcity/),然而高電價的環境才提供了SolarCity可獲利的空間。

 

      回到上課所提的太陽能板發電的窗戶、牆壁、屋頂。

想解決何問題?

根源需求

改良方式

改良後的新缺點

-能源cost down


 

-熱舒適

(太陽能板吸收了大量的熱輻射,房屋產生降溫效果)

 

-節能的環保意識



 

於窗戶、牆壁、屋頂安裝太陽能發電板

租賃合約長的公司信用風險,類似買保險,買保單一張可能繳費20年,最擔心保險公司倒

My Comments:

 

使用的創新法則: (1)創新科技-儲電系統                           
                          (2)服務創新的商業模式-降低交易成本

 

3.設計概念: 有提把的平底紙袋     商品化: 有

 

想解決何問題?

根源需求

改良方式

改良後的新缺點

-以往平底紙袋是無題提把,去超市買東西必須雙手抱回家最多每人只能抱兩袋

 

- 提高購物方便性及購物容量


 

-耐重,可提更多容量

-使用更方便,不掉落

-可重複使用,可回ㄔㄨㄤ收(環保)[=

-替代塑膠袋



 

加裝提把

-提把的耐重程度比手抱來得低,過重易斷

 

-若要加大耐重,需增加紙袋厚度,用紙量會增加

My Comments:

紙袋加上提把是必然的,提把的長度、粗細、材質、接合點也可以是設計改進的重點。

長度若過短,有的人手比較大變成沒有辦法提握,長度若過長,提著手路會造成過大的晃動幅度,提重物時,較長的提把更容易割到手。

 

常見的紙袋提把材質有紙質、麻繩、塑膠繩,接ㄡ合方式常見紙片黏貼與塑膠穿扣,不同的方式都會影響到紙袋的耐重。

 

使用的創新法則: (1) 改善效率

                          (2) 舊概念新用途

 

4.設計概念: 椅子    商品化: 無

 

想解決何問題?

根源需求

改良方式

改良後的新缺點

-椅子的載重

-椅子的平衡


 

-平衡穩固

-舒適***

-美感與創新



 

(1)將沙丁魚脫蠟模之後,填充鋁質,製作成

(2)將數百枝鉛筆拼接而成

-沙丁魚椅與鉛筆椅均有太多尖銳突出的筆頭,會勾到衣服及褲子

-坐起來心理上不舒適,可能會”覺得”有魚腥味或弄髒褲子

My Comments:

上課所舉的例子是滾輪椅--四隻、五隻、六隻腳,若底面積相同,重心扁離翻倒邊的距離會不同,五腳較佳,六腳則耗費較多材料。

 

一張椅子的變化千變萬化,從腳的數目(1到N)、底面能否活動(加輪子/搖椅)、材質、面積、形狀、扶手與靠背的型態變化、高度、軟硬等,但假使嘗試設計椅子,最優先考慮的還是平衡穩固不翻倒,滾輪或搖椅更需要平衡的設計。椅子腳數與穩固性不見得直接相關,越多隻腳越容易不共平面,反而變成不穩定。第二要考慮的是舒適,包括身體感覺的舒適以及心理上的舒適,如果坐在那張椅子上心理會產生負面排斥效果,也不能算是好的設計。

 

網路上找到單腳支撐的彈簧椅,這張”椅子”的使用情境較為不同,是用在非常需要久蹲又需要頻繁起立移動的時候,像是在農田施作。

 

淡水文化園區有三種椅子蠻有趣的,這是殼牌石油留下的倉庫,其一用過去輸油的兩隻彎曲鐵管排列做成椅子,下方以木頭支撐,另外兩個則是油桶加木板改製而成,仔細看為了重心穩定裏頭還是有灌半桶混凝土,油桶有廢棄物再利用的效果,至於油桶是圓面要如何穩定固定在地上? 因為它不是水泥地而是泥土地,所以泥土要挖成適合放桶的凹陷才能固定。

 

使用的創新法則: (1) 材料變更

                          (2) 單元化組合

 

DSC_3008.jpg

DSC_2960.jpg

DSC_2981.jpg

Sabr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設計概念:含攪拌棒的咖啡包   商品化: 無

2.設計概念:菸管茶包   商品化: 無

想解決何問題?

根源需求

改良方式

改良後的新缺點

-喝沖泡即溶咖啡包無攪拌棒及吸管

-泡茶無專用茶具濾網

-要帶很多小物品攜帶不便

-不可能帶咖啡機出門,隨手就能喝

-現代人沖泡咖啡便利性的改善

-咖啡要現泡才有香味,無過多糖分與人工食品添加物



 

將咖啡包裝/攪拌棒/吸管做成三合一,拋棄式

吸管/攪拌棒有衛生要求,可能會沾灰塵或細菌

攪拌棒/吸管長度可能比較短,無法適用現在常見的隨行杯

模仿菸草的包裝方式, 將茶葉包裝成像一根香菸,方便沖泡,喝完直接丟棄,不會喝到茶葉渣, 所以也不需用濾網過濾茶葉

單一包裝茶葉容量較小

My Comments:

解決同樣需求的商品化商品為常見濾卦式咖啡包,例如西雅圖,便利商店或超市均可以買到。事實上,消費者比較喜歡喝到現泡咖啡,而非即溶式咖啡,所以將咖啡機的沖泡方法移到咖啡杯上,是好的設計概念。比整合吸管與攪拌棒,或者包裝成菸管來得更獲得青睞。菸管狀的與熱水接觸的萃取效率需經過實測,理論上粉末不經過壓製才能獲得良好的萃取效率,而且需要真空包裝以免磨好的咖啡粉變質,若咖啡想嘗試菸管狀包裝也很難採用真空包裝,易有變質的問題。

另外還可以思考, 如何取得冷水,熱水或冰塊,與咖啡容器的複合設計可能性。

 

使用的創新法則: (1)複合功能改良                           
                          (2)舊概念新用途

3. 設計概念:不同的杯子握柄   商品化: 有

4. 設計概念:避免倒啤酒起泡的啤酒杯   商品化: 無

想解決何問題?

根源需求

改良方式

改良後的新缺點

-喝熱茶被杯子燙到

-怕杯子從手中滑落

-倒啤酒起泡

-馬克杯的使用安全性與舒適性

-所有會產生氣泡的飲料若充滿泡沫影響飲料的液體容量, 而且氣態多,液態少,口感不佳

-造型設計

杯柄做成各種形狀

例如四個孔讓手指可穿過, 或者加大可握的口徑,做成長方形握柄等

不同的人手大小不同,較難有一體適用的”好握”之標準;

每個人主觀感受為主

杯底做成水平(180度)與傾斜(45度)兩用

放置穩定性較差

My Comments:

不同杯子的邊緣設計樣式非常多樣化,可依據不同人的需求做各種細緻的改良

改善方式可分類為”一體成形”或”外加式”

(1)外加式: 防燙還可以用瓦楞紙杯套,將紙杯放入塑膠握柄杯也是類似概念,

(2)一體成形: 若杯子材質本身熱傳導性差,不燙手, 可直接利用杯身的粗糙度做防滑落設計,杯底止滑墊設計,將杯子把手”底面”延伸至桌面,擴大握柄的空間, 以防止手抖的時候滑落(老人專用),或者嬰兒無法單手使用杯具, 所以必須設計成雙手握柄(如下圖)

(3)有無裝冷飲時防杯外凝結水珠的設計? 或者行動中防潑灑的設計?

   常見方式是吸水杯墊,但是並無法解決杯子整個都是水的問題,而且另外一邊走一  邊喝,太冰溫度過低拿在手上很不舒服(凍感),我的解決方式是拿餐巾紙把整個杯子包一圈, 而且現在隨行杯的杯蓋很少有密合的,不管有沒有加塑膠墊圈都一定會漏出來,滲漏的位置都在杯緣及喝水口處或許有人可以設計產品一次解決這些夏天會產生的複合式問題,有看過在隨行杯外層加一布製手提袋的設計,若是一體成形能讓這些問題都消失,我覺得是好的設計改良方向

 

使用的創新法則: (1)改變形狀

                          (2)改變材質

                          (3)注意不同的使用族群                            

5. 設計概念:加入洗衣板的水盆   商品化: 有

想解決何問題?

根源需求

改良方式

改良後的新缺點

-省水

-有些需要手洗的衣物需要搓洗

-洗乾淨

-洗手台不乾淨,不會直接放在上面搓洗

-水盆裡搓起來不方便因為沒有傾斜角

-現在人已經很少在用洗衣板,又大又重又藏汙納垢

-洗衣板與水盆分離,搓洗時容易打翻水盆

臉盆加入洗衣板概念

個人感覺並不適合洗女生的貼身衣服,水盆太小

My Comments:

此種設計適合洗布類薄層,形狀單純的東西, 例如擦手巾,方巾,襪子,嬰兒衣物等,女生來用並不一定好用. 若不考慮省水,或許像是廚房中洗菜瀝水籃產品(分離式)的概念可以用以思考改良,瀝水籃概念好處在於:

 

 

1.因為搓洗時的汙水可以被瀝掉,不會留在水盆裡,應該會洗的更乾淨。開水龍頭沖淨時也可以單獨使用。

2.分離式,可以拿起來放在洗臉盆裡使用不會與臉盆直接接觸,洗衣板因為形狀限制無法固定在洗臉盆而會滑來滑去,瀝水籃的下方可以設計成有止滑的。

3.將排水孔區域設計成有凸點,讓搓洗更省力

4.瀝水籃概念可與水盆疊在一起擺放方便,洗衣板一片單獨較難收納

 

使用的創新法則: (1)改變形狀與位置

                          (2)複合功能改良                           

 

Sabr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設計概念:可自由變形的紙箱   商品化: 無

想解決何問題?

根源需求

改良方式

改良後的新缺點

包裝紙箱材料的浪費, 極小化包裝材料(Reduce)

環保意識3R

將紙箱作成像郵票,連接縫可依據要包裝的物品形狀作貼合(Fit)

紙箱無法在運送過程中做穩定的堆疊擺放

My Comments:

產品加入環保意識是近年來重要的考慮因素, 但此類型設計概念想在物流運輸業的應用,反而產生無法被宅急便或國際運輸業者採行的極大缺點, 同樣在紙箱的3R環保意識需求(Reduce, Recycle,Reuse), 有人將其設計成紙沙發,不僅有坐躺功能,也可以按照要坐的人數多寡來伸縮其長度,  而且環境保護意識3R都兼顧到了,不只可以幫助垃圾減量,也能應用到戶外或室內的有趣家具擺設

 

使用的創新法則: (1)複合式需求改良: Reduce material + Fitting

                          (2)舊概念新用途

 

2.設計概念:可立起的鍋蓋  商品化: 有

想解決何問題?

根源需求

改良方式

改良後的新缺點

1.主婦掀鍋蓋放下時會燙到手

1.廚房作業安全

2.造型美觀

3.水氣不弄髒桌面

4.煮物時水蒸汽能通過以平衡氣壓

5. 不能增加過多成本

改善過蓋握柄的設計, 變成可將鍋蓋斜立45度角, 或直立90度放置

若未注意到鍋蓋弧度, 直立90度放置水氣凝結後可能會弄濕桌面

My Comments:

已有商品化的產品,表示此創新概念被採行,能讓主婦在廚房做飯時更安全. 此項設計需要滿足多目標需求, 也需要考量具競爭性的定價。直立的握柄體積增加, 形狀由圓形變成不規則形, 也需要維持鍋蓋玻璃面的通氣孔, 目前能尋找到購物網站售價不是很貴。售價玻璃鍋蓋的影響因素較大的有 (1)強化玻璃(材質) (2)品牌 (3)製造國。此項設計改良對消費者經驗價值的增加似乎相當有限。

使用的創新法則: (1)改進效能

                          (2)改變形狀

                          (3)複合式需求改良

3.設計概念:雨水收集概念路燈  商品化: 無

想解決何問題?

根源需求

改良方式

改良後的新缺點

1.透過水氣蒸發散降低周圍溫度

2.減少自來水的使用,改變水的時間空間分布,可用來灌溉或做消防使用

環境永續管理

1.水資源回收再利用

2.使用潔淨能源

降雨時雨水經過大型漏斗,再經過簡易過濾後儲存在地底下, 該路燈供電使用太陽能

造價昂貴,水質問題

My Comments:

需考量儲存的水質, 因為簡易過濾處理仍無法滿足與人體皮膚可接觸的水質標準,且一般像水塔的水質控制只能儲存兩到三日,不能放太久,以免孳生細菌。若放置在路邊或公園, 維護上不是很容易。有的設計概念會結合公園座椅, 提供路人陰涼處休憩, 因為一般大樹下設立座椅的比例不是很高, 在過熱的天氣能維持熱舒適性, 避免中暑。

 

使用的創新法則: (1)功能複合式

                          (2)改變形狀

                          (3)改變使用時間與使用方式

                          (4)舊概念新用途

圖片

4.設計概念:可站立的掃把  商品化: 有

想解決何問題?

根源需求

改良方式

改良後的新缺點

掃地時想暫時放下掃把時必須靠牆不方便;收納時不小心碰到會倒下;對年長者須彎腰不夠友善的設計

1.改善打掃用具使用的方便性

2.節省收納空間

3.符合老人可用

4.環保意識

1.與可站立的畚箕結合固定

2.掃帚關節可轉動成90度垂直

3.塑膠製改成木製

1.無

2.關節處掃地時會影響施力

My Comments:

我覺得可站立的掃把不如可站立的吸塵器來得實用。因為掃把輕且體積小, 吸塵器重且體積大, 應用在吸塵器上做改善的空間比較大,改進的效益呈現也較為明顯。如何讓轉軸不會影響到掃地時的施力是結構上的問題,有的一用力就變躺平,無法掃地,且卡榫壞掉也無法自行更換;掃沙發下或者家具下面的短高度空間, 此種能改變角度的掃把, 拖把, 吸塵器頗為方便,因此設計重點應該著重在轉軸或卡榫如何能配合人因工程,當變因為不同角度, 不同施力,不同族群時, 轉軸或卡榫如何能跟著改變,以達到使用上的最方便, 那就能找到更好的設計。

 

使用的創新法則: (1)功能複合式

                          (2)改善效能

                          (3)改變使用族群

Sabr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堂課主要討論的產品設計包括腳踏車水溝蓋牆與排水孔易開罐座椅開關縫衣針相機耳機花盆與梯子。好的設計通常不會是從想創新起始,經常發生的原因是,偶而發生的不方便,還有惱人很久的麻煩事兒,想將這些生活中的物品改造而後快,”生活痛苦指數”或許可以稱得上是創新設計的驅動力。為什麼德國人比美國人喜歡改造新奇有趣的設計? 一般的刻板印象,德國人做事是很精確而且一板一眼,但是這樣的民族性,會讓工藝性產品追求不斷去改善其缺點的過程,美國人比較常是因為覺得好玩,或者認為有甚麼大利可圖(商業價值)。

    當我們去找很多具有不同設計特點的東西來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如何去發想改善方案,並非一股腦地把任何所可以想到的功能全部往上加: (1)複合 (2)簡化 (3)舊概念新用途 (4)新科技解決古老問題 (5)形變 (6)改變使用方式 (7) 改變使用場所 (8)改變使用時間 (9)改進效能 (10)改善效率 等。但是還有其他因素也需納入考慮,一個是新材料本身是否可方便取得,或者經過良好的研究,能提供足夠的安全性數據,另外一個則是製造過程是否對環境友善,或者能夠回收再生廢棄資源。我最喜歡的其中一個設計是健身踏步機(上下踩)改成的腳踏車,雖然這樣的腳踏車很難踩上坡,但具有良好的健身運動功能與功效,玩起來也有趣,無論老人小孩一看就能上手,不只有原來代步工具的用途,只是它有使用地形上的限制,適合平地多、馬路平整的城市,不太適合在台北的人行道上使用(坑洞多,地磚不平,又有很多水溝蓋跟人孔蓋)。

     最近欣賞的一款創新設計,名為 Blue Freedom,號稱最小的水力發電站,重量57克,20cm直徑x5cm高,只要有流動水的地方就能發電,作為行動電源充電。原理是水力渦輪發電轉存於鋰電池。這是使用古老科技解決便攜科技產品續航力的一個例子,姑且不論流動水力提供的地點在台灣是否好找,當露營或在農田森林野外找不到充電插座,它不失為一個臨時供電的好幫手,台灣登山事件山難頻傳,或許這樣的設計危急時還能幫助山友手機或GPS充電而能對外求援。

Sabr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